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在銀行傳統中“首季開門紅”的最后幾天,有媒體爆料稱工商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產品創新部總經理薛鴻健、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毛宇星三位“e-ICBC”戰略推進者已離職。
這不是在這波互聯網大潮中第一批離職的銀行高級人才。在三個月前,建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黃浩的辭職手續就已辦妥,加入螞蟻金服出任副總裁。至此,四大行中經常公開發表網絡金融相關看法的電子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已寥寥無幾。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波銀行網絡金融高級人才離職有幾個共同點。
級別高:黃浩甚至已經是建行副行長后備干部人選;
年紀輕:侯本旗45歲,黃浩42歲,這個年紀的總行部門總經理在四大行可以說鳳毛麟角;
所在行均為四大行且已經開始進行轉型:工行“e-ICBC”戰略轉型毅然決然,建行做“善融商務”銀行系電商首創。
但是,他們還是毫不回頭的走了。而他們的離職,則使得所在行搞網絡金融的員工中仍抱有理想主義的那一部分產生些許迷茫。
銀行是不是快要被互聯網金融消滅掉了?
答案顯然不是。任何一個稍微學過點金融知識的人都知道,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占據的是主導地位,這一點從來不因幾篇“銀行是二十一世紀的恐龍”之類的文章而改變。銀行本身龐大的資本額和大部分行業難以望其項背的杠桿率,也足以保證其每年獲取巨大的利潤。而互聯網金融這個我國自造的詞匯,其所代表的含義主要是一批滿足了我國以往的金融體系并未滿足的需求的產品,并沒有什么脫離了金融的本質,更多的是在彌補銀行業務發展的空缺。總的來說,國內銀行目前的困境更多的是由于自身順周期行業的特性,以及經濟下行的大環境而造成的。
那么他們到底為什么要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離開的原因也是一樣。有人覺得是個人發展,有人覺得是高薪挖角,也有人認為是更看好互聯網企業后續的發展。而在我的猜測中,一個少男少女們分手用的文藝句式會比較適合用在這里:
“你很好,只是我的腳步快了一些。”
我走得快,你沒跟上,那自然就不再是同路人。
然而銀行的互聯網金融之路又為什么步伐緩慢?
這要從電子銀行業務在銀行中的發展歷程說起。
在電子銀行業務開展的早期,銀行是將其視為減少柜面排隊低成本渠道而存在的,在那個時候,二八法則依然是銀行的主要思路。
后來,銀行逐漸意識到未來的業務都會移到網上,因此電子銀行業界就有了句名言“電子銀行部的目標是消滅電子銀行部”,意指未來銀行業務都遷移到網上之后就不用專門存在一個部門來推廣此項業務,但并未意識到場景金融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淘寶及其衍生出的支付寶出現。
再往后,余額寶歪打正著之后互聯網金融開始大行其道,銀行也發覺技術已經進化到可以采取長尾戰略的程度,開始摸索自身的網絡金融之路。
從這個歷程可以看出,所謂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時間并不長,而銀行意識到這點則更晚一些。但是互聯網企業從一開始的所有業務都在網上,所有的管理者、執行者都能夠理解互聯網時代的思路。而銀行不行,對于一個不少員工還經歷過手工記賬時代的企業,有些人的思路還停留在十年前,認為低成本渠道會讓存款流失而不是想辦法利用起來,推廣和執行的死板程度自不必說。除此之外,開發的流程、產品的設計等等方面都需要銀行逐漸摸索。
而一個用新的思維思考的管理者與生活在十年前的執行者的組合,效率無疑是低下的,管理者的痛苦也可想而知,哪怕這類執行者只是一小部分。
十二年前那部《天下無賊》中黎叔那句“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傳誦已久,然而今天這句話依然適用:
人才,是最大的問題;人,才是最大的問題。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