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盡管AR/VR近年整體投資熱度降溫,但隨著水分的擠出,頭部項目更受追捧,融資市場趨于理性。
根據調研機構Digi-Capital發布的報告,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的12個月內,全球AR/VR類型的創業公司得到了36億美元的融資。
報告提到,今年年初投資額持續增長主要是由于投資者對于AR市場的青睞,他們的關注度正從VR轉向AR以及移動AR上。但是,由于風險投資和企業更多地押寶移動AR和智能眼鏡的中長期增長,AR/VR整體投資數量在短期內略有下降。
對比《2018年VR/AR行業年度投資報告》來看,投資額數據以及增長趨勢均較為一致。該報告指出,2017年VR/AR全球投資額創下了近3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2016年融資額上升12%,與2015年相比更增長近3倍。自2016年以來,前三名的巨額融資均占據總投資額的接近40%。
可以看到,在AR/VR領域,資金流向核心公司的跡象明顯,同時,投資者們也在調整投資方向,AR相比VR更受關注。
AR/VR的風口之所以能夠吹起來,一大原因是市場過度鼓吹了超預期的應用場景,但現在看來,這顯然是典型的“高估了兩年內的變化”。
相比之資本市場大舉進入的人工智能,AR/VR的生態顯得更加離散,記者梳理后將主要的AR/VR入局者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頂級大公司自研產品或者重點投資的AR/VR技術公司,比如谷歌投資的Magicleap和自己開發的DayDreamVR平臺,Facebook的Oculus,微軟的HoloLens;第二類是基于自身業務需求開發AR/VR端設備或者業務轉型而進軍AR/VR技術的公司,比如索尼的PlayStationVR,HTCVive;第三類,是利用初級的AR/VR技術進入消費者市場的中小公司,比如暴風魔鏡。
如今處在技術進修的過渡期間,不少公司在VR的基礎上拓展AR應用,并作出策略調整。而對于小公司而言,還面臨著被洗牌的巨大壓力。有VR創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少公司融資燒完后,就沒有下文了,也有公司靠著外包業務支撐著營收。
對于投資者來說,供選擇的項目數量也在減少,HTCViveX高級投資經理何嘉偉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ViveX一年半內差不多投了近90個項目,總體來看大家在做的新的項目不會非常快出成果,但是項目質量比以往好。2016年到2017年初的時候,因為VR是熱點,所以大家沖進來做的東西都非常雷同,很多創業者的背景和VR也不是很相關。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發現很多項目都已經看過了,真正能夠留在市場上的企業很少。”
因此,投資風向也有所轉變,一方面大公司獲得的投資金額占據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垂直行業、AR方向的熱度高漲。
Digi-Capital的報告中統計道,截至今年一季度的12個月中,MagicLeap籌集了10億美元、Improbable籌集5.02億美元、PokémonGo開發商Niantic獲得2億美元、Unity獲得4億美元,這四家企業就達到了21.02億美元的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58.39%。根據《2018年VR/AR行業年度投資報告》的數據,C輪或以后的巨額融資帶動了2016年和2017年的總投資,2017年,C輪以上的融資額占比29%,2016年和2015年分別為6%和5%。
《2018年VR/AR行業年度投資報告》還寫道:“從融資項目數來看,企業/垂直行業的融資項目在過去兩年翻了5倍,成為投資人最活躍關注的領域;而在游戲和娛樂等內容行業,投資者態度則變得更為謹慎,投資集中于各類別的頭部工作室。”同時,傳統主流風投對AR(移動/智能眼鏡),以及VR/AR與其他前沿技術的融匯點(例如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區塊鏈)這兩個方向更感興趣。
一位來自東莞的投資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行業還在洗牌期,現在我們更重視做AR相關的技術型公司,AR應用場景目前來看更好。”
而投資風向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AR/VR本身的發展瓶頸,另一方面也和外部新興技術的崛起有關聯。
廣州的一位VR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個風口從2015年開始吹起,到2017年達到最大風力,但到2018年,幾乎是戛然而止。最大的客觀原因是,另外兩個更加’硬科幻’的風口奪走了資本市場、輿論和大眾的注意力,即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區塊鏈能夠創造暴富的神話,人工智能也已經有了可以預見的大規模應用的場景,所以相關公司可以融大筆的錢。”
和其他“豬都能飛起來”的風口不同,AR/VR的風口顯然對飛行能力的要求更高。AR/VR,就目前來看,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短期內至少兩大難點無法解決,一是大規模使用場景,二是低成本的技術部署。也許在可以預見的2年內,AR/VR只能是一個風口,而無法進化成一片藍海,至少全球范圍內目前都沒有找到適合它的優質港灣。
以MagicLeap為例,關于MagicLeap最出名的新聞也許是那個被指認造假的“籃球場鯨魚”的視頻。這段視頻到底是否造假,尚且放在一邊,畢竟評估MagicLeap的技術到底如何是復雜的問題。但用這些視頻作為宣傳,顯然是為了融到更多的錢。MagicLeap2011年就成立了,一家成立七年的公司,一共融資了超過23億美金,迄今為止一款2C消費者產品都沒有發貨。
和整個資本市場投入的資金相比,MagicLeap燒掉的20億美元只是一個縮影,AR/VR技術成本之所以如此高,很大一個原因是整個產品鏈條的上下游全部都還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和當年喬布斯發布iPhone不同,iPhone幾個主要的技術難點都有比較成熟的方案,包括高強度的觸控屏幕、大容量電池、高速網絡、通信技術、核心處理器等,蘋果整合硬件和自己的操作系統就能實現整體產品突破。
但目前AR/VR上下游產業鏈中,最關鍵的幾個技術,包括精確傳感、動作跟蹤、3D光學成像、專業視覺計算芯片,以及AR/VR操作系統和計算平臺都處在搭建階段,而且技術方向很不明朗。比如谷歌之前推出的Tango項目就已經被谷歌叫停,轉向新的AR項目ARCore。Tango項目從2014年開始推出,當時的思路是需要獨特的手機硬件來對其進行支持,走高精度高速度路線,這顯然是高成本和不現實的。ARcore的思路則和谷歌一貫的構建平臺思路一致,對標蘋果的ARKit組件。
顯然這兩家科技巨頭對這個市場都還是觀望的態度,讓其他公司先去探索市場到底有多大。不過谷歌自己也通過DayDream項目推出VR頭盔,也有機構預測蘋果可能在2021年推出AR眼鏡。但是從2018年谷歌的開發者大會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早已經是其唯一的主角,畢竟,上世紀50年代就起步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已經全面打開。而虛擬現實這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的技術,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